紫外線透過率分析儀是一種用于測量材料或產品在紫外線波段下透過率的精密儀器,廣泛應用于科研、工業生產、環境監測及醫療等領域。其核心功能是通過光譜分析技術,量化評估材料對紫外線的吸收、反射和透射特性,為產品優化、質量控制及環境研究提供關鍵數據支持。
該儀器基于光譜分析原理,通過紫外光源(如氙燈、汞燈)發射特定波長范圍的紫外線(通常覆蓋200-450nm),照射待測樣品后,利用光譜儀或探測器(如光電二極管、光電倍增管)測量透射光強度,并與入射光強度對比計算透過率。部分高d型號(如藍菲光學UV-2000S)采用積分球設計,優化樣品漫反射照明效果,減少積分時間,提升測量精度至±1nm波長精度,動態范圍z大化。
1、外觀與硬件檢查
檢查內容:確認儀器外殼無破損、裂縫或松動部件;檢查光源(如氘燈、鹵素燈)是否完好,無閃爍或異常噪音;檢查樣品艙門能否正常開合,密封條無老化;檢查顯示屏、按鍵或觸摸屏是否靈敏。
意義:避免因設備故障導致測試中斷或數據偏差。
2、光源預熱與穩定性驗證
操作步驟:
開啟儀器電源,按照說明書要求預熱光源(通常需10-30分鐘)。
使用標準參考片(如聚四氟乙烯或石英玻璃)進行空白測試,觀察基線穩定性(如波長漂移、光強波動)。
標準要求:基線噪聲應小于儀器標稱精度的1/3,否則需重新預熱或檢修。
3、波長校準
校準工具:使用已知透過率的標準濾光片(如UVA、UVB波段專用校準片)。
操作步驟:
將標準片放入樣品艙,運行校準程序。
對比儀器讀數與標準片標稱值,誤差應在±1%以內(高精度儀器需≤0.5%)。
注意事項:校準片需定期送檢(通常每年一次),避免因老化導致校準失效。